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赵瞳铱通讯员刘飘逸周思彤
背上大大小小的测量设备,踏过山野河流,爬上久经风霜的古老桥梁……这个暑期,长沙理工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博士专业实践团走进黄官塔村,为乡村桥梁进行“体检”,排查安全隐患。
黄官塔村位于张家界市永定区教字垭镇,地处武陵山腹地,地势起伏较大,桥梁是村民出行与产业发展的“生命线”。这些桥梁的安全状况,直接关系到群众安全与乡村振兴大计。
(实践团进行实地检测。通讯员供图)
全村共有14座桥,类型涵盖混凝土梁桥、石拱桥、石梁桥等,其中,历史最悠久的“三步半桥”始建于明代,历经300多年风霜。“对村庄桥梁进行安全检测并提供技术支撑,是保障当地村民通行安全、畅通产业运输、发展生态旅游的关键一环,也是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务实之举。”实践团指导老师汪国栋说。
近40度高温炙烤,蚊虫叮咬,树木繁密,信号微弱,干扰着“体检”测量工作,考验着团队的意志与能力。尤其是一些桥梁横跨山涧沟壑,传统人力检测难以全面覆盖。
为精准采集桥梁结构表面裂纹、变形位移及桥墩接缝错位等关键数据,他们采用无人机技术。“无人机搭载高清摄像头和专业传感器,灵活深入桥腹,获取更全面、清晰的图像和数据。”实践团负责人周昊介绍。
(在老师指导下开展桥梁安全状况评估。通讯员供图)
每检测一座桥梁,就要暴晒三四个小时;日行两三万步,成了“家常便饭”;山间时断时续的信号,无人机飞行“险象环生”……面对环境与技术的重重考验,实践团成员迎难而上,无惧艰难。
实践团还主动对黄官塔村湖岸区域开展实地勘测,在存在安全盲区的植被茂密地带和人员高频通行路段设立安全警示标识,帮助筑牢乡村安全防线。
目前,实践团完成第二阶段桥梁检测任务,向黄官塔村提供了详尽的BIM模型与检测分析报告,后续还将提供专业技术支持。“感谢这群专业、高效的博士,帮助我们建好惠民工程,乡亲们出行更安全了。”村支书代真环说。
该学院师生长期坚持服务乡村基础设施,据统计,至今累计为近90座桥梁、230余所房屋开展检测工作。
场外配资公司,专业配资门户,正规配资公司有哪些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